食品溯源

溯源码:
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

用户登陆

用户:
密码:
类型:
验证码:
输入验证码:

友情链接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
广东省微生物分析检测中心
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环凯微生物检测仪器网

国家食品安全投诉

首页  》新闻正文
如何辨别真假柴鸡蛋
新闻来源: 中国食品科技网   发布日期: 2014-8-12 0:00:00
        肉肠辨不清优劣,那就吃个煎鸡蛋吧。且慢,你能肯定你吃的是真鸡蛋吗?即使是真鸡蛋,其中含有苏丹红等工业色素吗?

        辨别真假柴鸡蛋

        打开蛋壳鉴别蛋黄颜色,如果蛋黄颜色异常,特别鲜艳,最好不要食用。

        上面的问题听起来像是鸡蛋里挑骨头。鸡蛋怎么可能是假的?生鸡蛋里怎么可能存在苏丹红?答案是:完全可能。虽然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多数是由鸡生出来的真蛋,但是,如果不小心,也可能会“幸运”地吃到人造出来的鸡蛋。

        揭秘  劣质鸡蛋的造假术

        丽红素让普通鸡蛋摇身变成土鸡蛋

        人们有一个错觉,柴鸡蛋,也就是土鸡蛋的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鸡蛋。市场上,柴鸡蛋的价格也远高于肉鸡蛋。人们还有一个错觉,认为柴鸡蛋都是红心的。于是,“聪明”的不法商贩们开始琢磨如何让普通鸡蛋变成“红心的柴鸡蛋”。他们还真找到了办法——在饲料里添加工业色素丽素红。

        不用敲碎鸡蛋,就能让鸡蛋黄变色,这恐怕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了。

        丽素红是什么?它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类胡萝卜的色素,它可以作为饲料添加剂,但是有严格的限量。虽然目前科学证据还没有证明这类添加色素,特别是人工合成的色素类物质对人体有很大的伤害,但是为了预防或者说缓解预期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国际社会普遍都对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当中的色素类物质有非常明确的限量,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无良的生产经营者却完全无视这些标准。

        你从马路边、集贸市场或超市中购买的自以为安全营养的柴鸡蛋,或许就是这种加了丽素红的“红心”鸡蛋。

        关于柴鸡蛋的两个误区

        误区一:农家蛋一定是红心蛋。很多人认为,农家的散养鸡下的蛋,其蛋黄一定很红。其实不然。农家鸡由于每天进食的东西不一样,所以鸡蛋的蛋黄稍稍偏红一点是事实,但并不是非常标准的红。也就是说,并不是农家鸡下出来的蛋就一定是红心的。

        现在市场上所谓的“红心蛋”,完全是一些经营者或者鸡场生产者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创造出的一个概念。

        误区二:散养鸡的鸡蛋比笼养鸡的鸡蛋营养价值高。事实上,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如果笼养鸡是严格按照养殖规范喂养,而不是滥加滥用添加剂喂养的,那么,笼养鸡下的蛋与散养鸡下的蛋所含的蛋白质、氨基酸、卵磷脂等成分没有太大差别。

        苏丹红催红鸡蛋

        为了让鸡蛋蛋心色泽更深更红,一些不法养鸡户在饲料中添加含苏丹红的“红粉”,让有毒鸡蛋流向市场。

        如果说丽红素的危害还没有科学证据,那么苏丹红的危害是有据可查的。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苏丹红鸡蛋不仅仅是在地下市场上偷偷摸摸地交易,还堂而皇之地摆在大超市中。例如2006年11月,质检人员在福州一家家乐福超市和另一家超市曾查出含有苏丹红四号(比苏丹红一号毒性更大)的鸡蛋,其中柴鸡蛋和普通鲜鸡蛋都有染。继福州之后,在长沙、贵州等地也相继查出染红鸡蛋。

        值得欣慰的是,虽然某些正规超市、商场也发现了涉红鸡蛋,不过,由于正规经营场所对食品的监控相对较严,涉红鸡蛋在正规商场很容易被查出,因此多数毒鸡蛋还是在不规范的场所交易的。这些不规范交易者可能是菜市场里一些不法小摊贩,部分提着篮子在路边叫卖“假土鸡蛋”的农民,还有一些糕点商——因为用“红心蛋”做糕点颜色好看,更有卖相。

        名词解释

        苏丹红:学名叫苏丹,属偶氮系列化工合成染色剂,共分为Ⅰ、Ⅱ、Ⅲ、Ⅳ号,都是工业染料。这种色素常用于工业方面,比如溶解剂、机油、蜡和鞋油等产品的染色。由于苏丹红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也可能造成人体肝脏细胞的DNA突变,因此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

        厂家在食品中添加苏丹红,其主要目的是增加红色。因为苏丹红这种合成染料,对光线的敏感性不强,比如,天然辣椒素经过光照以后要褪色,而添加苏丹红后,辣椒就会长期保持鲜红,不容易褪色。因此,消费者在购买一些添加了色素的食品,特别是红色食品时要多加注意,比如辣椒酱、辣椒油、腐乳、西红柿酱等。

        目前在食品中发现的苏丹红有Ⅰ号和Ⅳ号。比起苏丹红Ⅰ号,苏丹红Ⅳ号不但颜色更加红艳,毒性也更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苏丹红Ⅳ号列为三类致癌物,其初级代谢产物邻氨基偶氮甲苯和邻甲基苯胺均被列为二类致癌物,对人可能致癌。
编辑: 123
版权所有©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Copyright
广东环凯微生物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
粤ICP备10054586号